【资料图】
文字 |「誰最中國」
首圖|「誰最中國」
封圖|「@初夏慕溪」
愿以孤独,治愈庸俗。
人间草木,尘世风物
都有各自的万千姿态
其中能成为世人凭寄的
大都是清雅丽质的意象
这无形之中成为世人内心的写照
它们身上有一个共同点
那就是疏离落落的特质
而在本质上来说
它们无疑是“孤独”的
如周敦颐之荷、东坡之竹、林逋之梅
它们在世途犹如一川清溪
漱洗着人们“庸俗”面目
心上无烦虑,眼下无尘俗
千般草木,万物诗情
点点滴滴都将为你绽放
愿以孤独,治愈庸俗
图 |誰最中國
无聊、寂寞、孤独是三种不同的心境。
无聊者自厌,寂寞者自怜,孤独者自足。
庸人无聊,天才孤独,人人都有寂寞的时光。
——周国平
或许有人会认为
孤独就是寂寞
美学家蒋勋早已给出了答案
他说:“孤独和寂寞不一样,
寂寞会发慌,
孤独则是饱满的。”
寂寞是因为性灵的干涸
失去了如少年的澄澈
在他们眼里
世间万物不过是人间寻常罢了
而内心饱满之人
虽处孤独,但亦是一个人的清欢
见落花则有情,见流水而有意
万物皆可成诗
面目自然不流于尘俗
下图 | @绿暗红稀雨如烟
宋代有一首很著名的禅诗:
春有百花秋有月,夏有凉风冬有雪。
若无闲事挂心头,便是人间好时节。
心闲无事,四时皆是风雅
春染,夏翠,秋落,冬清
四季轮换,任何时刻
虽处孤独,亦不孤寂
而人也会随着清雅异常
以孤独,代替庸俗
是一种东方的思维方式
更是一种接近于禅的哲思
▲春染 |@影像视觉杨
▲夏翠 |誰最中國
▲秋落 |@白墙下的花园
▲冬清| @初夏慕溪
幽谷生兰,人生的凭寄
当如兰花一样
生于幽谷而独香
在日月精华的浸润中
以春为天,以秋为地
幕天席地,幽野独立
空山之间,叶叶青翠
溪涧之下,扬扬其香
疏落青翠的叶子
俨然山中孤独的君子
却也是幽谷中最热闹的花事
读懂兰花的幽独
便是读懂人生的一种境界
图 |誰最中國
中国有句古话叫“道在池渊”
一方清池,一湾碧水
这里成了池鱼的一生所在
方塘境池,不过咫尺
有人看到了鱼的困顿
波澜不惊,静水流深
有人看到了鱼的隐逸
涓涓而流,潺潺而动
然而,一切都是人的猜测罢了
游鱼之乐,只在涟漪轻浮
游鱼似乎孤独游弋于此
随波不逐流
一池清凉澄澈的净池
成了漱洗庸俗的道场
下图 |@白墙下的花园
孤独是一种内心的充盈
这可以体现在先人对梅的吟咏摹写中
梅欲高洁,更添清氛
一枝横斜,三两疏影
无不是文人墨客对自我的关照
那些传世的诗文字画
在年岁里,成了萦绕的绝响
愿你我皆能以梅去尘虑
以孤独,治愈庸俗
图 |@高歌
-特别鸣谢摄影师-初夏慕溪、绿暗红稀雨如烟、影像视觉杨
白墙下的花园、高歌
Copyright 2015-2023 港澳创新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2023022245号-31 联系邮箱:435 226 40 @qq.com